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制度體系的重大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黨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在這些變化中,有3個方面最為重要:一是形成了思想成果,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二是形成了制度成果,即改革建立了生態文明體制的“四梁八柱”;三是形成了實踐成果,即生態環境與治理從長期處于總體惡化的態勢向穩中向好態勢的轉變,人民群眾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對于優美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形成,完成了生態文明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中的總布局。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自然就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其現代化生態環境與治理水平具有促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全局性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改革創新,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生態環境與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證。
小編認為,在目前全面深化改革形成的堅實基礎上,未來在推進國家生態環境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仍需高度關注若干結構性問題。生態環境與治理的重要性,這里所說的結構性問題,是指從治理體系的構成要素上需要改革完善的方面。